金融新闻网--金融行业的财经类权威网站!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金融要闻>

北海:城市“里子”的幸福样本

来源:新华网 作者:樊华 发布时间:2024-06-03 10:07   阅读量:18901   

北海市实施背街小巷提升畅通行动,累计投入约11.96亿元,惠及近50万人——城市“里子”的幸福样本

立夏以来,暴雨频下,北海市海城区高菜村不仅没内涝,反而显得格外整洁。

水泥路面平整光滑,没有积水;房前屋后,树木、盆栽绿意盎然;村里的文体小广场上,孩童在嬉闹、街坊在闲聊,一派幸福和谐的景象。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个城中村还是一副黑灯瞎火、污水横流、蚊虫孳生的面貌。

高菜村的变化,得益于北海下大力气整治背街小巷。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里子”,最能体现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北海曾经也面临背街小巷带来的城市治理之痛。多年前,路面未硬化、环境脏乱差等背街小巷的“疑难杂症”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如何让背街小巷既整洁又不失烟火气,最大程度地给居民、游客打造方便舒适的城市“里子”?2020年,北海启动城市背街小巷提升畅通行动,通过近4年的持续努力,实现全市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全覆盖。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北海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如今的北海,群众安居乐业,游客舒心满意,展现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一流环境和良好形象,“品质北海 魅力北海”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宜居——小巷里有大幸福

背街小巷并不起眼,却紧贴百姓生活,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背街小巷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把这些藏污纳垢的地方都清理干净,全面改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老百姓的幸福才会可感可及,大家才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北海市主要领导的话掷地有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0年,《北海市背街小巷提升畅通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出台,成立以市长为总指挥的指挥部,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整合力量,集中火力,全面打响背街小巷治理硬战。

海城区谭屋村片区是最先动工改造的片区。

这是一个典型的居民自建房开放式老旧街区,街巷路面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一下雨就积水。

居民顾乃娟在家门口占道搭了一个铁棚,“露头”约两米,用于放置电动自行车。在谭屋村片区的几条街巷,几乎家家户户如此,小厨房、小仓库、小院子挤占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因私搭乱建,道路变窄,通行更难了。”顾乃娟说。

因环境糟糕,很多居民把房子租了出去,自己搬到他处居住。

拆!建!管!

北海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打破过去粗放化、碎片化的改造模式,在高效施工的同时注重利民便民,新增人行道、盲道、路灯、停车位和绿化地、小广场等。

“改造前,我们广泛征求民意,精准确定背街小巷改造计划,明确各街巷改造内容;改造中,根据每条背街小巷实际情况优化施工细节,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改造后,引导群众参与街巷日常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局长曾伟先介绍。

“我带头拆了家门口的小铁棚,现在敞亮多了。”顾乃娟积极动员邻居自行拆违,“现在街道畅通整洁,真好!”

村容村貌大变样,居民纷纷收回出租屋重新搬回来。

与谭屋村相隔不远的恒隆小区背街小巷在改造时,按照群众提出的建议,把路牙过高的地方改成小斜坡,方便电动自行车驶入家门。“很小的细节,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曾伟先说。

“黄泥路变成水泥路,台风来时,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家门口泥泞难行!”漫步在家门口的整洁小道上,居民林时瑶倍感舒心。

宜业——小巷里有大发展

修好市民“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2022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区部署开展背街小巷治理工作。

北海市掀起新一轮改造提升行动热潮。截至2023年底,背街小巷项目开工率、完工率持续领跑全区。

“2020年以来,北海市累计投入约11.96亿元,改造背街小巷2227条、道路约313公里、地下管网约530公里,拆除违章建筑约21万平方米,规整梳理线缆约257千米,一揽子解决了困扰市民几十年的‘家门口’问题,惠及13.5万多户、49万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2023年11月,全区城市背街小巷改造现场推进会在北海召开,北海市市长李莉作经验介绍,“这是近年来北海市力度最大、投资最多、受益最广的暖心项目和民心工程。”

安居才能乐业。

为了让小巷变得活色生香,北海创新理念,探索实施街巷长制,将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谭屋村先行先试,由每条街道推选出街巷长。针对停车难等问题,街巷长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再联合相关部门调研商量解决办法。

“微治理”效果立竿见影。“这个做法在全市推广后,较好地解决了停车难题。”海城区东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贞纯说。

目前,北海市广泛推行街巷长制,已搭建起40多个党建“微治理”平台,激发和引导群众参与街巷日常维护和管理。

小巷管理好了,烟火气越来越浓。

夜幕降临,“美食集中地”——海城区西街街道贵州南路社区屋仔村开始热闹起来。

2020年年底,贵州南路社区117条背街小巷全部改造完成,整个屋仔村面貌焕然一新。大排档、小吃店、果蔬店、百货批发店等纷纷开张。

“巷子停车规范、道路通畅、经营有序,人气慢慢旺起来,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火爆。”经营业主们满眼憧憬。

银海区银滩镇白虎头社区的疍家小镇被称作“银滩后街”,极富渔家风情。

小镇共有15条背街小巷得到升级改造。据统计,面积仅1.5平方公里的小镇目前已有250多家民宿、100多家餐饮店,创业、就业氛围日益浓厚。

闲逛小镇,只见阿公阿婆闲坐门前树下,商贩热情地介绍着各种产品,游客或拍照或购物,悠然自得。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疍家小镇的街景,让我仿佛看到清代王士祯《真州绝句》中的美好景致。”东北游客陈先生对小镇情有独钟。

宜游——小巷里有大精彩

电建村,一个以前不为人熟知的地方,因升级改造成为“最美文艺渔村”而声名鹊起。

步入村里,只见道路宽阔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谁曾想,这个小渔村未改造前,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城中村:道路狭窄泥泞、私搭乱建严重、飞线横七竖八,群众生活备受困扰。

2022年,北海开工改造163条背街小巷,其中电建村有20多条。

“我们村是广西最大的虾米加工基地。”电建村党总支书记吴陵泉介绍,村里每年加工虾米约1万吨,年销售收入约1.5亿元。

在改造中,北海突出该村特色,用虾米等元素点缀街头巷尾,打造了电建村门楼、虾米广场、电建美术馆、渔耕文化馆等一批特色景观景点。

小小渔村迅速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我多年前到过电建村的亲戚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脏乱差’。没想到今年再来,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游客夏女士竖起大拇指。

“以前村里小旅馆都没有,更别说中高端民宿了。”侨港镇党委书记梁锋介绍,现在电建村已进驻民宿逾百家,餐饮店、文创店、旅拍店、咖啡店、奶茶店、特产店等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我们结合背街小巷改造,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侨港镇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千万人次。”梁锋告诉记者。

电建村是北海打造精品背街小巷的一个缩影。在背街小巷改造中,该市既注重完善街巷功能,又充分挖掘不同街巷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制定一街一巷提升方案,避免“千街一面”,因“巷”制宜发展产业。一批背街小巷在改造后焕发新活力,成为精品背街小巷和广西“最美街巷”,也成为北海旅游的引爆点。

“时隔多年我再到北海,去了北海老街、侨港风情街、廉州阜民路等地写生,这些地方的变化令人惊喜不已。”外地画家周凡深有感触地说。

人心往之,城必兴焉。今年“五一”假期,北海累计接待游客241.05万人次,同比增长26.07%;实现旅游收入22.18亿元,同比增长30.32%。继今年春节荣登“亲子游”热门城市全国榜首后,北海“五一”假期再次位列全国“亲子游”热门城市第一位。

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我们的一切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投入10多亿元改造背街小巷,近50万人受益,哪里还有投入产出比这还高的工作?值得!”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表示,当前,北海正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下一步,将下足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宜居街巷,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中国金融新闻网
    mangren
    680

    金融要闻

    北海:城市“里子”的幸福样本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开展第三届“高考护航
  • 乘着地铁去吃瓜!印象惠南携手申通地铁开启瓜果
  • 学国学、献爱心,在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度过一
  • 优惠升级、流量加码、全生命周期运营指导亚马逊
  • 专访BS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Tatiana:
  • 甘肃首届大学生创新视频大赛启动用镜头传递家乡
  • 银行业界

    资讯排行

    ad45
    金融新闻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by2021 金融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