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
4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新精神,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养老金投资管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态的多样性、资本业态的多元性逐步显现出来,这对于推动中国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从经济角度看,吴晓求称,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和两大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是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和迭代。二是金融的作用,要正确看待金融在整个国家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中,金融的现代化变得至关重要,金融创新是金融现代化的原动力。
吴晓求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产业革命带来金融业态的变化。金融和科技是高度耦合的关系,金融科技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效率提高,科技进步推动金融成长性业态的形成。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限于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更重要的是满足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不同类型投资者需要在不同结构层面上进行收益和风险的匹配,选择不同类型的资产,这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完成。”吴晓求表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逐步增加。养老基金的投资就属于居民财富管理的分支之一。稳步推进中国金融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是要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通常而言,养老金投资风险敏感度相对较高,追求资金的长期增值。吴晓求表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当保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组合管理、透明度和基础资产类型的多样性,是实现养老金投资增值的重要条件。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金融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改善金融功能,创造多元性金融资产,提升金融弹性和吸收、分散风险的能力,这将从根本上改善养老金投资的生态环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