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要删废片!手机这个功能可以省了!》
相信大家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时候会兴高采烈的拿着手机出门。
遇到美景就狂拍。
最后,当我要刷屏发朋友圈的时候。
却发现自己拍了一堆废片
照片构图不完整。......
主体不突出......
可是,面对这些废片
能不能直接打包删了。
不不不
手机的照片剪辑功能
它是废片的救星
它的力量不可小觑。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照片来看看。
废片剪两次。
你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1/.构图优化
众所周知,好的照片离不开好的构图构图是最基本的拍摄技巧
但现实是,我一拿起手机拍照,就把构图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时候,后期的二次切割就显得尤为重要。
原图
分析:竖框中,建筑上方有大量的留白,建筑边缘有一个不规则的拐角但是整个建筑看起来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可以通过裁剪来提高照片的整体构图
取建筑物的三角形,把照片中多余的部分裁掉,然后用对角线构图的方法,把建筑物上方多余的留白裁掉。
中等切割
第一步
第二步
因为照片看起来比较暗,画面是灰色的,所以这里需要提高照片的亮度和曝光度,同时可以适当提高对比度,降低色温,这样才能成功输出一张建筑物的局部照片!
翻译
切割前
切割后
2/.强化主题
它是照片的灵魂画面太乱,主体的地位就会被削弱,甚至主次不分导致照片的主体不明显,观者很难理解拍摄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故事
所以,当拍摄后发现照片的主体位置被打乱时,就要对照片进行适当的裁剪,以加强主体。
原图
分析:照片中的停车桶是主角,但其后方凌乱,扰乱了观者的视觉注意力。
所以我们在做第二次构图的时候,可以把杂乱的部分剪掉,突出照片的主体。如下图:
中等切割
裁剪后可以用Snapseed适当提高画面亮度,降低色温,这样一张清新简约的照片就诞生了你认为主题更清楚了吗
翻译
同样,在人像拍摄中,被摄对象是画面的视觉点,要尽量排除一些干扰因素,集中观者的注意力。
切割前
切割后
裁剪后,画面中的人物比例增加,自然成为视觉焦点。
但是,如果你细心的话,你可能会发现背景墙上的分割线有点倾斜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Snapseed中的透视功能来修正
①校正前
②矫正后
另外,矫正后人会变高哦,真是一举两得,太完美了
不同的取景范围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通过后期剪辑,可以彻底改变画面的内涵
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吧~
原图
分析:这张照片是一种创造性的利用水坑拍摄虚实结合的倒影照片的方式但画面中的倒影有些复杂,人物的行走姿势也比较随意,使得原本有创意的照片显得呆板,缺乏美感
这注定是一部废片吗不会,只要换个思路,废片瞬间变成创意大片
首先,通过观察原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倒影,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照片的主体。
然后,到切割步骤,保留完整的倒影,人物的脚和建筑的部分。
中等切割
翻译
4/.创造广角视觉效果
一般在拍摄自然风光照片时,为了拓宽照片的整体视野,我们往往会在手机上加装外置广角镜头或者直接使用手机中的超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如果用1:1画幅拍摄,不使用手机的超广角,如何获得广角的视觉效果。
这就需要手机的剪辑功能。
原图
分析:这张照片整体构图完整,前景的巧妙运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不足之处是前景花太多,让整个画面比例有些不平衡
这时候可以用手机剪出一个16:9的帧,把前景的一部分剪下来。
中等切割
裁剪后,远处的山正好落在画面的三分之一上,成为照片的焦点,而前景则起到陪衬的作用,并不会喧宾夺主画面看起来更宽,有广角的视觉效果
翻译
好了,这是今天的第二个裁剪教程方法都学会了吗
赶紧安排二次切割,把废膜存到手机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