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闻网--金融行业的财经类权威网站!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评论>

《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针灸的研究论文

来源:IT之家 作者:沐瑶 发布时间:2021-10-14 15:14

今天,《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针灸的研究论文。

哈佛大学马教授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对小鼠特定穴位进行弱电刺激,可以促进小鼠的抗炎作用,有效降低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并揭示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这种电刺激方法类似于中医的针灸此前,科学界一直在争论针灸是否有效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要将电针发展成为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就必须确定刺激穴位背后发挥作用的生物机制是什么。

《自然》杂志评论指出,马团队的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一种神经元分子标记,并为其设计了特定的刺激方法,可以调节身体功能。

刺激小鼠足三里治疗脓毒症。

具体来说,马团队的研究人员在脓毒症小鼠后肢找到足三里穴,并对其进行电刺激。

他们发现这样做会激活一组表达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

这些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的下部,伸出的突起属于支配后肢的坐骨神经,因此可以通过脊髓将后肢的感觉信息传递回大脑的特定区域。

指出这类Prokr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具有特定的分布区域例如,研究人员在包裹腹部器官的组织中没有发现这样的神经元

这解释了科学家之前发现的一个现象刺激足三里可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释放抗炎物质,刺激天枢穴则无此作用

为了保证神经元的激活不是机械刺激引起的变化,研究人员还通过光遗传学方法激活了Prokr2神经元,获得了同样的抗炎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组神经元接受的刺激强度不同,会激活不同的神经通路:

当受到低强度刺激时,它们会拾取迷走神经—肾上腺途径,驱动肾上腺释放抗炎物质。

当受到高强度刺激时,会诱发不依赖于PROKR2ADV神经元的脊髓交感神经反射。

综上所述,本研究实际上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解释了穴位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可以为优化生物电刺激的参数以驱动不同的自主神经通路来治疗特定疾病铺平道路。

研究团队

马丘福是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

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实验室确定了控制体感回路形成的转录因子,并绘制了传递机械疼痛/瘙痒的脊柱微回路。

目前,他的主要研究工作是为针灸提供现代神经生物学理论基础。

论文地址:

参考链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中国金融新闻网
    mangren
    680

    金融要闻

    精彩公益发声:天猫动物品牌保

  • 四川达古冰川首次发现荒漠猫:护珍稀动物成果显
  • 壹大夫益生菌片好不好
  • 首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 53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专精特新等企业发展第2
  • 甘肃发布武威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
  • 省教育考试院部署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
  • 银行业界

    资讯排行

    ad45
    金融新闻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by2021 金融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