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闻网--金融行业的财经类权威网站!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评论>

世界上对旅游名山没有明确的定义没有权威的资源分类和评价标准

来源:东方财富 作者:安远 发布时间:2021-10-05 00:42

目前,世界上对旅游名山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权威的资源分类和评价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文婧铜仁报道国庆期间,世界自然遗产重庆金佛山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国潮文化节同样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范静山,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大会暨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刚刚落下帷幕9月,以大美黑龙江多彩双鸭山为主题的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第三届推介会也拉开帷幕

名山在保护利用的路上可是,世界上没有明确的旅游名山定义,也没有权威的资源分类和评价标准

最近几天,在贵州旅游两会召开的2021世界名山对话上,发布了《世界旅游名山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报告报告从旅游的角度界定了世界名山的概念和定义根据核心旅游资源的差异,旅游名山分为自然山,民族山和文化山

评价体系标准由国际旅游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牵头,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地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牵头。

吴必虎说,最近几年来,国际山地旅游发展迅速,促进了国际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国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不断上升,2019年国际游客数量达到14.81亿人次其中,全球山地游客达12.2亿人次,全球山地旅游收入达1.36万亿美元山地旅游的增速已经超过了旅游业的整体增速

他说,目前,山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热门旅游目的地类型,仅次于滨海和海岛旅游,每年产生的旅游收入占全球旅游业的15%—20%因此,对于游客来说,从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层面来说,名山需要有深刻的认知和认可

根据《世界旅游名山分类与评价体系》,世界旅游名山是指在山地旅游资源基础上形成的,经历了漫长的人类文化沉积期,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在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世界旅游名山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教育,文化体验和休闲机会

吴必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世界旅游名山是由旅游科学的基本框架决定的纵观历史,人类有许多旅行的动机和驱动力最基本的动机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探索,然后进行深入的科学考察只有当他们度假时,才是以登山旅游为目的山地旅游是为了深度探索和挑战困难,因此参观名山有着复杂的动机,这需要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来分析

他进一步指出,名山在世界遗产和人类生物圈中有分类系统,如美国,法国和日本中国过去几十年实行的自然保护区制度也有非常丰富的分类但这些分类基本都是基于资源属性,也就是说是自然保护对象和遗产对象,很少从游客的角度去考虑目前,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发布的《世界旅游名山分类与评价体系》,基于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世界影响力三个方面,分为三类:个国家级名山,文化名山,自然名山

根据新的评价体系,提名列入世界旅游名山的,必须符合以下标准:山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游憩活动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它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

f

根据评价体系的要求,提名列入世界著名旅游名山国家名山必须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得到官方认可,认可或认可,得到大多数公民认可,符合民族精神能展现一个国家的代表性历史或核心民族精神

旅游资源通常按照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标准进行分类因此,世界旅游名山评价体系要求第二类文化名山必须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方可获批是世界性或古代宗教信仰的发源地,见证地和圣地是影响国家或者世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源地,见证地或者纪念地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或人类发展重要历史阶段的见证密切接触世界著名的艺术或文学作品能代表一定时期人与山地环境互动的创造性成果,具有科研,科普,教育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是独特山地文化的载体

世界著名旅游评价体系第三类自然名山的评价标准必须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是地球演化史和生物演化史重要阶段的典型代表拥有世界上独特的气象气候资源,是世界著名的夏季气候场所或日,月,星,光现象的观测场所自然景物类型典型或多样,保持真实性和审美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丰富,代表着正在进行的生态和生物过程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傅迎春表示,以可持续旅游为目标,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促进山地经济,造福山地人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核心理念,契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103010研究报告从旅游的角度对世界名山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界定,有利于清晰把握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机制,性质和核心资源价值,充分利用其提供的游憩,文化,自然教育等机会,丰富山地旅游发展基础研究,构建国际化,创新型的山地旅游标准和评价体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中国金融新闻网
    mangren
    680

    金融要闻

    精彩公益发声:天猫动物品牌保

  • 四川达古冰川首次发现荒漠猫:护珍稀动物成果显
  • 壹大夫益生菌片好不好
  • 首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 53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专精特新等企业发展第2
  • 甘肃发布武威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
  • 省教育考试院部署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
  • 银行业界

    资讯排行

    ad45
    金融新闻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by2021 金融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