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闻网--金融行业的财经类权威网站!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地方金融>

提升劳动体验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网 作者:文辉 发布时间:2023-03-13 08:44

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与法律制度规定的劳动权益不同,劳动体验作为体面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容易被忽视。为此,有必要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体验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激活和提升其劳动体验的举措建议。

劳动体验既是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方面,又是衡量其劳动权益保障水平的结果性指标。新业态情境下,采取多种举措有效激活并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体验,能够达到构建平台与劳动者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效果。例如,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心理资源支持,既能缓解其身体倦怠,又能疏解其心理紧张,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通过与平台、劳动者的正向沟通促进劳动者劳动条件改善,能够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舒心工作;协同推动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培训,能够促进其技能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与平台企业的共商、共治、共发展,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情境面临很多变化,把握这些变化,有助于切实理解他们相较于传统劳动者的差异化特点,更深入了解他们在劳动体验方面遇到问题,以及低质量劳动体验可能导致的劳动安全、劳动争议、劳动权益受损等问题。

其一,深刻把握时代变化特点。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角度来看,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红利优势渐趋式微。另一方面,从劳动力需求角度来看,数字技术与新经济新业态相叠加催生了诸多数字化劳动平台,并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其二,深化理解劳动者与用工主体的互动关系。传统组织与员工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范式下的互惠关系,而新业态平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更多是一种合作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在此情境下,平台对个体的劳动过程控制具有隐形化、数字化特征。通过导入数字技术监管,使人为管理劳动过程转变为形式上的算法干预劳动过程。

其三,充分厘清个体的工作特征。相较于传统雇佣关系范式下的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作特征方面突出表现为面临高工作要求和低工作资源。工作要求趋高与工作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使其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损耗劳动体验。以平台从业者为例,他们面临来自平台、顾客等不同主体的工作要求,但又没有固定工作场所、领导同事关系等,使其缺少必要的社会情感支持和交换。

从实践经验来看,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情境发生了变化,要在把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多渠道提升其劳动体验的措施,促进他们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首先,平台企业应积极推动算法管理优化。平台应当主动担责,积极优化其派单、定价、评估等功能。针对当前平台定价方面存在的抽成比例过高问题,平台应设计公平、高效的动态价格调节机制和抽成优化机制,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通过实时价格调节平衡和优化平台经济市场的供需结构。同时,应向劳动者充分解释算法的运行机制,提高算法透明度。

其次,注重数字社群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群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网约车司机与外卖骑手均加入了各类交流社群,且线上社群的参与比率明显高于线下社群。平台要持续注重数字社群建设,通过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归属感、工作意义感等。同时,加强对数字社群的规范化管理。

另外,积极开展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掌握工作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同时,探索建立平台经济领域的行业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和行业劳动标准化体系,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拥有更多话语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中国金融新闻网
    mangren
    680

    金融要闻

    精彩公益发声:天猫动物品牌保

  • 四川达古冰川首次发现荒漠猫:护珍稀动物成果显
  • 壹大夫益生菌片好不好
  • 首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 53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专精特新等企业发展第2
  • 甘肃发布武威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
  • 省教育考试院部署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
  • 银行业界

    资讯排行

    ad45
    金融新闻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by2021 金融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