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系统谋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步完善,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不断加强,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3354严格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持续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应对,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体系,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推进联合防控四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陆续放行,制定了《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总共释放了83种外来入侵物种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防控和监督管理加强口岸外来物种防控,严防境外传入外来物种和动植物疫病,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3354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严格规范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积极促进生物技术有序健康发展已颁布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 《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0103010等法律法规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查和评价,防范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影响发布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和监管技术标准200多项,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3354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监管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利用和利益共享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生物遗传资源安全开展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成效评估,摸清生物遗传资源背景,摸清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分布,保护和利用现状
白皮书显示,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现植物新种约200种,占全球植物新种年增加量的十分之一中国加快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共享相关立法进程,不断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防止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和无序利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